海派绒线编结大师——冯秋萍

作者:网络 时间:2014-06-06 01:39 阅读:76879 标签: 编织历史 编织大师 海派编结

冯秋萍(1911—2000) 现代编结工艺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始开办编结学校、出版编结专著,在上海家喻户晓。《孔雀披肩》是其代表作,以孔雀羽毛为蓝本,运用多种针法将其绚丽多姿的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普通的日用品提升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姓名:冯秋萍
别名:童升月
生辰:1911年
民族:汉
忌日:2001年1月18日
地区:上海
国家:中国
职业:绒线编结艺术家、教育家
信仰:基督教
 
    重量级的海派绒线编结大师冯秋萍生于1911年,浙江上虞人,幼年即对美术和女红产生了兴趣。后入上海求德女中,在刺绣、编织和设计花样等课程中尽显天分。她刺绣的花鸟虫鱼,编织的帽子、手套,无不在学校里首屈一指,并在相应的竞赛中屡屡赢得头奖。尤其是她编织的毛衣配上她玲珑的身材和秀丽的面容,分外好看。毕业后她担任小学教员,讲授美术、刺绣和缝纫等课程,同时“从西国女士长习编结,积十余年”,颇有心得。冯秋萍1936年受聘于上海义生泰绒线行担任编织人员,同年在上海方浜路恒安坊创设良友编织社(后更名为“良友绒线服饰公司”)。
 
    冯秋萍编织服装涉及的品种十分广泛,有马甲、旗袍、风雪大衣、围巾、童鞋和童帽等,甚至还有男式西装和沙发靠垫。她的钩针作品代表作有野菊花时装旗袍和珍珠帽。野菊花时装旗袍(1948年作)系为当时上海的时髦小姐和太太们设计。旗袍是上海滩常见的女装,但用绒线来编织显然十分罕见。其用色颇费心思,凭深浅两种玫瑰色绒线的交织,来摹拟野菊花的姿态(野菊花型也是冯氏当时独创的针法)。珍珠帽(1983年作)系为现代女青年所用。采用辫子针、短针、珍珠针等针法,用深色细绒线和淡色绒线搭配而成。其中珍珠针是冯氏早年总结、顿悟出的一种针法,因外观效果呈饱满的颗粒状而得名,而后的珍珠衫亦源于此。她的棒针作品代表作有原子花流行披肩和新式外穿女背心。原子花流行披肩(1948年作)系为当时上海的时髦小姐所用。综合运用棒针、钩针和刺绣针三种工具,用白色结原子花作为此披肩的基础,野菊花结在前片的左右两襟,造成红白相间的效果,艳丽而又高雅,通常披于旗袍之外,是当时春秋两季的理想外衣。新式外穿女背心(1944年作)同样综合运用双头棒针、单头棒针、钩针和长毛刺绣针等工具,用天蓝色细绒线编结,用大红色、白色和黑色线挑花,是当时“最时兴的式样”。其开襟是在左肩上和左腋下,均用纽扣连合,因与当时一般的前胸开襟相区别,极具新意。
 
    冯秋萍的绒线刺绣也很有特色,即用一种专用的刺绣针(针眼很大,可容纳绒线穿过),在已经织好的绒线衣上加绣各种花卉和动物等图案,以起到装饰和美化的作用。一般是在衣服的局部使用。冯秋萍将其分成“平针绒线衫上绣花法”、“毛线衫上绕花绣”和“钩针立体绣”三大类。第一类是用缝针从一针中穿出,列上一行辫子股中穿进拉出;回在原针中,至旁边或上一针中,然后按所选图面(花样)继续穿绣,代表作有猫头鹰、虎等。第二类是先将花样按照需要的大小用虚点描在一张薄纸上,把纸别在要刺绣的地方,然后再绣花瓣、叶子和花梗等,完成后将薄纸仔细撕去,代表作有菱形绕花。第三类是用钩针钩出立体部分,再将其缝贴在毛衣上,然后再用绕花绣法补充某些细节,代表作有立体绣熊猫。
 
    20世纪30年代,冯秋萍即在行业内外声誉渐隆,并常被邀请至绒线行与广播电台讲解和传播绒线编织技术。与此同时,冯秋萍还在上海创办了“秋萍编结学校”,这是一种以传播编织技艺为内容的短训班。经过几十期这样的培训班,一大批妇女获取了这种现代女红的技艺,而后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受聘于当时上海的各大绒线行,将冯氏的编织技艺进一步发扬光大。冯秋萍也被誉为“编结导师”,显示了她在当时编结界的地位。
 
    1936年12月,冯秋萍出版了《秋萍毛织刺绣编织法》,将自己设计的花型与款式、使用工具、材料、方法和步骤公布于众。1948年又出版了《秋萍绒线编结法》,收录了她在民国时期设计的不少经典之作。此后她更是连续出版了十余部著作,还在一些期刊发表文章推广编结技艺,影响十分深远。冯秋萍的著述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技法总结类,如将绒线刺绣的方法总结为飞形刺绣法、回针刺绣法、纽粒刺绣法等12种方法,将绒线编结的针法总结为底针、短针、长针、交叉针、萝卜丝针等几十种针法等。第二类是培养兴趣和点评时尚类,她文笔优美娴熟,观点相当独到。如指出编结毛衣“既可增加生产又可免除无谓消遣”,突出了这种现代女红的特点和优点,培养了初学者的兴趣;“经济为经,美丽为纬”,指出了毛线衣的美与节省之间的交互关系;“在原子时代的今日,世界一切的一切,均在科学的摇篮里孕育出更进步的潮流,因此我们的一切亦跟从着时代”,指出了编结毛衣也应遵从流行,与时俱进。旧时出版社关于生活类的图书有一句话是“张小泉的剪刀,冯秋萍的编织”,可见冯秋萍的编结书籍在当时的知名度。那时候,不少电影界、戏剧界和社会名流都主动当冯秋萍编结教材上的模特。如电影明星周璇、王丹凤,越剧名家竺水招、尹桂芳、徐玉兰,社会名流李丽华、谢家骅、沈秋芳,京剧名旦言慧珠、童芷苓等。
 
    1936年,当时恒源祥公司的创始人沈莱舟先生几度请风靡上海滩的冯秋萍等编结大师前去坐堂,并付出100块大洋的高薪,这薪水是高级职员的几倍。冯秋萍有感于沈莱舟先生的诚意,欣然前往。她坐在恒源祥专门安排的绒线室内,那些刚刚买完毛线的姐妹们往往在她的门前排成了长队。沈莱舟还专门花钱印制《冯秋萍毛衣编织花样与技巧》的小册子,在店堂里免费散发,一直出到了第4本共16册。抗战胜利后的那年圣诞节,沈莱舟为布置圣诞橱窗征询冯秋萍的意见。冯秋萍认为既要体现抗战胜利的喜庆气氛,也要体现恒源祥是绒线经销商的特色,于是她用绒线刺绣成圣诞老人,圣诞老人的手里拿着绒线,背上背着绒线,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这一创意轰动了金陵东路一条街。
 
    冯秋萍积极倡导的编织技艺是一种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女红。她个人的艺术造诣提升了当时整个上海乃至全国的绒线编织水平。她当时被赞誉为“巧夺天工”的“编结界不可多得之奇才”,并由此促进了初期国产绒线厂商事业的迅猛发展。
 
上海解放后,冯秋萍应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之邀执教编结技艺,并创办美工联社手工编结班等,帮助广大妇女获得一种谋生技艺。1956年作为杰出民间艺人,应聘于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任工艺师,主持绒线服装设计工作,曾在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上以58种新样式面世而获得很高赞誉。
 
    她善于根据不同季节以及顾客年龄、性别等特点,运用新材料,创造新针法,设计出各种造型新颖、色彩协调、风格不同的绒线编结服装,深受欢迎。她设计的孔雀开屏披肩、野菊花荷叶边春装、并蒂莲旗袍、杜鹃花拉链衫等都获好评。她的贡献之一是创作了野菊花、美人蕉、孔雀翎、牵牛花等新颖的花型并被广为传播。贡献之二是拓展了绒线编结的领域,使毛线衣由原本用于保暖的内衣拓展至外衣,由原本纯粹的“舶来品”拓展至旗袍等中西合璧的品种,由服装拓展至鞋帽、披肩等饰物,甚至还在日用家纺领域作出了成功的尝试。她还对于编织工具的应用发掘了许多创造性的新用法。1983年,她为上海十八毛纺厂生产的长毛绒、珠子绒、双色波形绒等新材料设计的12种服装,被评为上海绒线服装设计优秀作品奖。1983年上海电视台拍摄《冯秋萍绒线钩针编结法》系列讲座40讲,同步发行教材150万册,再次引起轰动并带来学习绒线编结技艺的高潮。1986年“二十四工艺美术公司联合协调组织”授予冯秋萍“特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并发给“荣誉勋章”。同年,她又被中央轻工业部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半个多世纪以来,冯秋萍创造了2000多种绒线编织花样,设计了难以计数的经典编织工艺品。作为民主同盟盟员和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她受到过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2001年1月18日,名震一时的绒线编结大师冯秋萍在沪与世长辞,享年90岁。

 

个人简介

    冯秋萍,是绒线编结艺术家、教育家。1911年生。1934-1949年间开办秋萍编结学校、良友编结社。在上海广播电台授教编结技艺。受聘中国毛纺厂、裕民厂、恒源祥等厂商为编结顾问。冯秋萍十岁左右对美术和女红产生了兴趣,后入上海求德女中,在刺绣、编织和设计花样等课程中尽显天分,并在相应的竞赛中屡屡赢得头奖。毕业后任小学教员,顺理成章地讲授美术、刺绣和缝纫等课程。同时“从西国女士长习编结,积十余年”,颇有心得。冯秋萍创作设计大量造型别致、针法新颖服装,出版专著三十余本,形成一股独特风格的绒线服饰时尚,由此促进初期国产绒线厂商事业的迅猛发达。于2001年1月18日病故。享年九十岁。
 

作品风格

    冯氏编织服装涉及的品种十分广泛,有马甲、旗袍、风雪大衣、围巾、童鞋和童帽等等,甚还有男式西装和沙发靠垫。通常可以以其所用工具来分类:
    1. 钩针作品 
    指用钩针工具编织的服饰作品。 
    代表作一:野菊花时装旗袍。1948年作,为当时上海的时髦小姐和太太们设计。旗袍是当时上海滩常见的女装,但用绒线来编织显然并不常见。其用色颇费心思,凭深浅两种玫瑰色绒线的交织,来摹拟野菊花的姿态(野菊花型也是冯氏当时独创的针法)。造型上采取中袖,并衬以垫肩。此装在春夏季十分适宜,并获当年上海青年会编织物展览头奖。 
 
    代表作二:珍珠帽。1983年作,为现代女青年所用。采用辫子针、短针、珍珠针等针法,用深色细绒线和淡色绒线搭配而成。其中珍珠针是冯氏早年总结、顿悟出的一种针法,因外观效果呈饱满的颗粒状而得名,而后的珍珠衫亦源于此。
 
    2. 棒针作品 
    指以棒针工具为主,辅以钩针、刺绣针等工具的编织作品。 
    代表作一:原子花流行披肩。1948年作,也为当时上海的时髦小姐所用。综合运用棒针、钩针和刺绣针三种工具,用白色结原子花作为此披肩的基础,野菊花结在前片的左右两襟,造成红白相间的效果,艳丽而又高雅。通常披于旗袍之外,是当时春秋两季的理想外衣。 
 
    代表作二:新式外穿女背心。1944年作,同样综合运用双头棒针、单头棒针、钩针和长毛刺绣针等工具,用天蓝色细绒线来编织,用大红色、白色和黑色线来挑花,是当时“最市行的式样”。其开襟是在左肩上和左腋下,均用纽扣来连合;因此在款式上与当时一般的前胸开襟相区别,极具新意。右手边则安排了一只贴袋,袋上又安排了钩上去的花朵,这样就与左肩呈对角线相互呼应达到平衡。领窝之下则安排了一排钩上去的小梅花。
 
    3. 绒线刺绣 
    即用一种专用的刺绣针(约4厘米长,针眼很大,可容纳绒线穿过),在已经织好的绒线衣上加绣各种花卉和动物等图案,以起到装饰和美化的作用。一般是在衣服的局部使用,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 
    冯秋萍将其分成“平针绒线衫上绣花法”、“毛线衫上绕花绣”和“钩针立体绣”三大类。第一类是“用缝针从一针中穿出,列上一行辫子股中穿进拉出;回在原针中,至旁边或上一针中,然后按所选图面(花样)继续穿绣”,代表作有猫头鹰、虎等。第二类是先将花样按照需要的大小用虚点描在一张薄纸上,把纸别在要刺绣的地方,然后再绣花瓣、叶子和花梗等。代表作有菱形绕花。第三类是用钩针钩出立体部分,再将其缝贴在毛衣上,然后再用绕花绣法补充某些细节。代表作有立体绣熊猫。

教育与传播

 

教育与传播

    1. 通过广播和电视 
    早在20世纪30年代,冯秋萍即在行业内外声誉渐隆,并常被邀请至绒线行与广播电台讲解和传播绒线编织技术。据记载,冯秋萍当时“每天下午二点到五点,在义生泰教授绒线编织法外,又于每日上午十二时半至一点三刻,在元昌广播电台播音”。上海解放后的第三天,她就应邀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继续讲授编结艺术。
 
    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冯秋萍又与继承母业的大女儿冯秀婷一起在上海电视台主讲“绒线钩针编结法”,再次引起轰动并带来编织女红的高潮,对编织技艺的恢复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
 
    2. 通过著书立说 
    1936年12月,她出版了《秋萍毛织刺绣编织法》,将自己设计的花型与款式、使用工具、材料、方法和步骤公布于众。1948年又出版了《秋萍绒线编结法》,这本书收录了她在民国时期设计的不少经典之作。解放后她更是连续出版了十余部著作,同时还在一些期刊上发表文章继续推广编结技艺,其影响十分深远。冯秋萍的著述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技法总结类——如将绒线刺绣的方法总结为飞形刺绣法、回针刺绣法、钮粒刺绣法等12种方法,将绒线编织的针法总结为底针、短针、长针、交叉针、萝卜丝针等几十种针法等。第二类是培养兴趣和点评时尚类——冯氏的文笔一如其编织技艺般优美娴熟,而且观点甚独到。如“既可增加生产又可免除无谓消遣”,指出了编织毛衣作为一种现代女红的特点和优点,培养了初学者的兴趣;“经济为经,美丽为纬”,指出了毛线衣的美与节省之间的交互关系;“在原子时代的今日,世界一切的一切,均在科学的摇篮里孕育出更进步的潮流,因此我们的一切亦跟从着时代。”指出了毛线衣也应当遵从流行,与时俱进。
 
    3. 通过办学 
    冯秋萍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上海创办了“秋萍编结学校”,这是一种以传播编织技艺为内容的短训班。经过前后几十期这样的培训班,有一大批“小姐和奶奶们”获取了这种现代女红的技艺,冯氏也被誉为“编织导师”,显示了她在当时编结业的地位。而后,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受聘于当时上海的各大绒线行,将冯氏的编织技艺进一步发扬光大。

个人评价

 

个人评价

    1. 融入西风东渐的潮流 
    与西装、衬衣、大衣一样,毛线衣也是当时“舶来品”的一种。编结工艺于19世纪由教会传入后,在山东等地成为家庭妇女的重要谋生手段,其钩针编织品均返销英国。而在上海则成为小家碧玉闲暇的休闲方式。编结出来的毛线衣、背心、披肩甚至夹克、舞裙等,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服装品种。罩于旗袍之上的毛线衣、披肩与玻璃丝袜、高跟皮鞋等一起妆扮出20世纪30年代上海时髦女郎的靓丽形象。这种中西合璧的穿着方式,成为民国时期“西风东渐”的历史潮流的一部分。“可以说,在这之前,中国人从古人那里找衣服穿;在这之后,中国人从洋人那里找衣服穿。”

    2. 艺术造诣 
    冯秋萍积极倡导的编织技艺是一种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女红。她个人的艺术造诣提升了当时整个上海乃至全国的绒线编织水平。当时上海滩有鲍国芳、金曼南、朱蕊芳等一批绒线编织的高人,但冯秋萍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当时就被赞誉为“巧夺天工”的“编结界不可多得之奇才”,解放后被人民政府授予“特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更是众望所归。她的贡献之一是创作了野菊花、美人蕉、孔雀翎、牵牛花等新颖的花型并被广为传播。贡献之二是拓展了绒线编结的领域,由原本用于保暖的内衣拓展至外衣,由原本纯粹的“舶来品”拓展至旗袍等中西合璧的品种,由服装拓展至鞋帽、披肩等饰物,甚至还在日用家纺领域作出了成功的尝试。

    3. 工具的创造性使用 
冯氏对于编织工具的应用十分得心应手,并发掘了许多创造性的新用法。比如她将单头棒针、双头棒针与刺绣针综合运用,用拉针法将平针结成一个个凹进的蜂巢般的圆形,形成了美妙的肌理。正是对于工具的巧妙使用,使得她创作了野菊花、麦浪花、金奖杯等一个个新颖美观的经典花型,成为后人进行绒线编织的楷模。

相关文章

相关图集